整個區域由於積水不退,有如臉盆裝水般,所以又叫做「大塭底」。當地居民以河水有「拷流(退潮)」和「南流(漲潮)」的「一日二時潮水」俗諺,取名為時潮村
觀察水生生態資源的最佳去處
整個區域由於積水不退,有如臉盆裝水般,所以又叫做「大塭底」。當地居民以河水有「拷流(退潮)」和「南流(漲潮)」的「一日二時潮水」俗諺,取名為時潮村
位於礁溪鄉時潮村的「時潮休閒農業區」,面積將近300公頃,區內擁有豐富的農漁業資源,其中農田138公頃、魚塭101公頃、草澤6公頃、廢棄魚塭5公頃,地勢低漥,河川溝渠很多,大小河川皆有閘門,成為本區之特色。區內因沿岸未被水泥化,生態原始自然、植被完整,又處於鹹淡相交之感潮河段,魚蝦貝類達20餘種,也有眾多水鳥棲息過冬,紀錄中曾出現178種,其中不乏罕見的黑面琵鷺、白鸛、白頸黑鷺、白額雁等稀客!
整個區域由於積水不退,有如臉盆裝水般,所以又叫做「大塭底」。當地居民以河水有「拷流(退潮)」和「南流(漲潮)」的「一日二時潮水」俗諺,取名為時潮村 本區是觀察水生生態資源的最佳去處,可垂釣、坐竹筏、撈魚、捕魚等。為推動休閒農業體驗旅遊,從96年暑假起,更推出天才小釣手兒童農漁村體驗活動。此區自清代以來,由於南北或東南流向的河川於此匯集,成為河道航運重要地帶,區內古稱淇武蘭的二龍河從中劃過,形成北邊俗稱「澳白仔」 的大塭及東北邊的王通塭,南邊則是塭底和壯圍鄉相鄰。